每逢“五一”国际劳动节,一场属于亿万劳动者的文化盛宴如约而至。由全国总工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打造的“中国梦·劳动美”心连心特别节目,连续多年邀请劳模工匠、一线职工登上舞台中央,唱响劳动最光荣、劳动最崇高、劳动最伟大、劳动最美丽的时代主旋律。
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,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,上海、广东等地百年红色工运的纪念场馆、旧址遗址重新焕发生机,吸引着职工们“打卡”红色足迹。
全国各地,各行各业的劳模工匠、优秀职工走进校园讲堂、车间班组,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,鼓舞带动亿万职工群众立足岗位,接续奋斗。
近年来,各级工会将加强宣传工作摆在重要位置,坚持正确政治方向、舆论导向、价值取向,在理论武装、舆论引导、典型选树、品牌打造、阵地建设、职工文化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新成效,不断壮大主流思想文化的“根据地”,扩大争取人心的“同心圆”,筑牢职工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。
让党的创新理论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
截至今年7月底,各级工会开展劳模工匠宣讲9950余场,线上线下覆盖职工上亿人次;以百名劳模图片展带动各地工会举办展览近1700场,现场参观逾2000万人次;全国职工党史知识竞赛开展两个月来吸引超1360万人次实名线上参与……
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线,面向广大职工群众的工会宣传行动全面铺开,特别是根据青年职工、农民工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差异化需求,采用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,用“小故事”讲“大道理”,让党的创新理论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
——全总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“七一”重要讲话、全国劳模大会重要讲话及“五一”国际劳动节前夕重要指示精神,并编写出版了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》。
——临近“五一”国际劳动节,全总组织的巡回宣讲“小分队”再度出发:100余名劳动模范、道德模范等组成全国工会劳模工匠宣讲团,分赴各地宣传党的政策主张和对广大职工群众的关心关爱,以真实成长经历解读“劳动创造幸福”的人生真谛。
——在党的初心孕育地上海,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、沪西工人半日学校、湖州会馆等一个个红色工运遗址、场馆,成为广大职工群众学习党史、工运史的直播课堂,在沉浸式体验中,感悟党的初心使命,感受伟大建党精神。
——面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,北京重点实施思想引领、保障凝聚、阵地筑基“三大工程”,广泛宣传关心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政策措施和服务项目,并将先进评选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倾斜。
——作为工会新闻宣传的主阵地,工人日报持续奏响“中国梦·劳动美——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”主旋律,今年全总组织的“五一”国际劳动节系列活动期间,工人日报全媒体刊发稿件超过400篇(件),总阅读量超过两亿人次。
职工在哪里,工会宣传工作就做到哪里。各级工会不断创新形式,在开展大课堂、大报告等集中宣讲的同时,广泛开展机动灵活的微宣讲和短视频、云直播等网上宣讲,把课堂搬到工厂车间、生产一线、发展前沿,有力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听党话、跟党走。
打造新时代劳动者的旗帜标杆
在企业学校、大街小巷,流传着一段段“大国工匠”“最美职工”的传奇故事。
为火箭焊接“心脏”的高凤林,凭着高超的焊接技术成为年轻职工的榜样;谭文波坚守大漠戈壁20余载,成为油田里的“发明家”;电网特高压检修工王进,在世界上最危险的岗位上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;已经60多岁的朱恒银,依然顶着烈日炎炎、狂风暴雨,一身泥浆一身油地在野外一线为国家探寻“地球宝藏”。还有,更多来自基层一线的劳模工匠,他们是乘务员、护林员、电焊工、邮递员。
他们有的登上了全总和央视联合举办的“大国工匠年度人物”颁奖典礼的舞台,有的位列“最美职工”人物榜单。在全总和各级工会的持续宣传、大力推荐下,他们从亿万劳动者中脱颖而出,成为新时代劳动者的旗帜标杆,在全社会掀起了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的热潮。
聚焦一线职工,全总广泛开展劳动创造幸福主题教育、“中国梦·劳动美”主题宣传教育、职工职业道德标兵评选、“中国梦·大国工匠篇”主题宣传等活动,深入挖掘基层和职工身边的好典型,讲好新时代职工故事,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。
聚焦建设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大军,各级工会持续做实做强职工素质建设工程、“求学圆梦行动”、职工书屋等品牌,崇尚劳动、热爱劳动、辛勤劳动、诚实劳动的氛围日益浓厚。
在全国各地,各级工会的宣传活动辐射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。
——北京开展大工匠选树活动,叫响“北京需要千千万万大工匠”的品牌,并启动“劳动者之歌”宣传教育等活动。
——浙江省杭州市总工会在全国设立首个“926工匠日”、建成首个劳模工匠文化公园、形成首条劳模工匠文化绿道,成为杭州城市新亮点、文化新地标。
——江苏将劳动教育和思政工作有机融合,深入推进“劳模工匠进校园 思政教师进企业”活动,并在全省工会系统推动“我是党的螺丝钉”劳模大讲堂,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120多场,线上线下收听收看人次超200万。
与此同时,职工书画展、摄影比赛、演讲比赛等文体活动如火如荼展开,以职工为主角的工会宣传“工”字品牌日益深入人心。
建阵地强能力让工会声音更响亮
每逢重要时间节点,工会媒体的宣传报道从不缺席。在今年两会期间,工人日报进一步做强两会报道,全方位反映代表委员共商国是的生动细节和精彩瞬间,仅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发稿就达2400多篇,累计阅读量超2.47亿;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工人日报统筹报、网、端、微、刊等全媒体传播平台,开设“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”等八个专栏,刊发主题报道稿件近2000篇。
为了让工会声音更响亮,全国工会不断加强阵地建设,传播力、引导力、影响力持续增强。
——充分发挥工会报刊、网站、文化、出版等宣传阵地作用。全总协调中央媒体开设“劳动者之歌”专题专栏,举办“工人党员代表”中外记者见面会,工会关爱货车司机、快递员、户外劳动者等专题新闻发布会。各地工会纷纷整合报、网、微、端、屏等媒体资源,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发力的宣传格局。如广东工会成立融媒体中心,综合运用视频、长图、条漫、直播、榜单、数据产品等形式,多角度、多层次推进工会工作的宣传,并“人格化”运营平台账号,逐渐探索更符合年轻职工的宣传风格,增加传播广度、深度、力度和温度,使工会宣传更接地气。
——做大做强文化育人阵地。全总打造“技能强国—全国产业工人技能学习平台”、全国产业工人学习社区、“学习强会”全国工会知识服务平台等培训阵地;河南省总工会加强和规范工人文化宫管理工作,强化业务指导、品牌培育和资金支持,近三年省总共拨付支持资金6775万元,并连续6年开展万场文艺下基层活动,组织演出6.4万场次,覆盖职工970余万人;浙江绍兴、衢州劳模工匠馆综合运用声光电现代展陈手段集中展示2000多名劳模和工匠先进事迹。
——不断拓展服务阵地。从2016年至今,各级工会建起了7万多个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,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。站点不仅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便民服务,一些地方还设置了宣传栏、留言板,宣传党和政府政策法规,普及工会知识,倾听职工意见,并结合实际不定期组织职工志愿者、党员干部、公益律师等开展政策咨询、法律援助、医疗义诊,成为工会宣传职工、服务职工的阵地,爱心接力、传递正能量的平台。江苏工会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,打造“惠心”心理服务热线品牌,联合专业院校开办职工心理健康大讲堂,并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,为职工提供心理健康讲座,网上参与人数超过350万人次。
值得关注的是,致力于加强顶层设计,全总还制定了《关于加强新时代职工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》,连续多年出台《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》等文件,推动宣传工作制度化规范化。
“十四五”时期,工会宣传工作的对象、领域、任务、方式、环境等正在发生许多新的变化。如何打造健康文明、昂扬向上、全员参与的职工文化?如何创造更多新的平台载体,吸引职工关注?日前召开的全国工会宣传工作会议对此作出了部署,努力推进新时代工会宣传工作高质量发展,真正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职工,用先进的文化培育职工,用正确的舆论引导职工,用高尚的精神塑造职工,用优秀的作品鼓舞职工,用真诚的服务赢得职工,汇聚起职工群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正能量。